成都创新互联网站制作重庆分公司

怎么把ArchLinux安装到U盘上

这篇文章主要介绍“怎么把Arch Linux安装到U盘上”,在日常操作中,相信很多人在怎么把Arch Linux安装到U盘上问题上存在疑惑,小编查阅了各式资料,整理出简单好用的操作方法,希望对大家解答”怎么把Arch Linux安装到U盘上”的疑惑有所帮助!接下来,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!

10年的梨树网站建设经验,针对设计、前端、开发、售后、文案、推广等六对一服务,响应快,48小时及时工作处理。营销型网站的优势是能够根据用户设备显示端的尺寸不同,自动调整梨树建站的显示方式,使网站能够适用不同显示终端,在浏览器中调整网站的宽度,无论在任何一种浏览器上浏览网站,都能展现优雅布局与设计,从而大程度地提升浏览体验。创新互联从事“梨树网站设计”,“梨树网站推广”以来,每个客户项目都认真落实执行。

Arch Linux简介
Arch Linux(或称Arch)是一种以轻量简洁为设计理念的Linux发行版。其开发团队秉承简洁、优雅、正确和代码最小化的设计宗旨。Arch Linux 项目受 CRUX 启发,由 Judd Vinet 于2002年启动。
Arch Linux是起源于加拿大的一份致力于使用简单、系统轻量、软件更新速度快的GNU/Linux发行版。创始人Judd Vinet出于对Debian以及Red Hat的包管理器不满,以及受CRUX影响而创立。最初针对i686,但是如今对x86_64也支持良好,而且还派生出了针对ARM平台的Arch Linux ARM以及针对HURD内核的Arch Hurd(发展缓慢)。
Arch Linux 将简洁定义为: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添加、修改和复杂增加。它提供的软件都来自原始开发者((上游),仅进行和发行版(下游)相关的最小修改。
不包含上游不愿意接受的补丁。绝大部分 Arch 下游补丁都已经被上游接受,下一个正式版本里会包含。
配置文件也是来自上游,仅包含发行版必须的调整,比如特殊的文件系统路径变动。Arch 不会在安装一个软件包后就自动启动服务。
软件包通常都和一个上游项目直接对应。仅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拆分软件包。
Arch尽全力保持软件处于最新的稳定版本,只要不出现系统软件包破损,都尽量用最新版本。Arch采用滚动升级策略,安装之后可以持续升级,无需重装。只敲一个命令,Arch就可以保持最新。
Arch向GNU/Linux用户提供了许多新特性,包括systemd初始化系统、现代的文件系统(Ext2/3/4、Reiser、XFS、JFS、BTRFS)、LVM2/EVMS、软件磁盘阵列(软RAID)、udev支持、initcpio(附带mkinitcpio)以及最新的内核。

基本系统安装
本想使用 GPT 分区表,查了一些资料, 为了使这个U盘在 BIOS 和 UEFI 电脑上都能用, 需要创建一个 BIOS boot 分区,2M 大小足够,位置尽量靠前。 多系统的话还要创建一个 200M 的 EFI System Partition(ESP) 分区。 这些都不是问题,但实际做下来, GPT 中的 NTFS 分区在 Win7 下死活不认, 想用这个分区作为常规U盘使用就不行了, 只好再回到 MBR 分区表。 如果是移动硬盘用 GPT 应该没有问题。

所以仍然使用 MBR 分区,所以就要用 fdisk 或者 cfdisk 了, 不能使用支持 GPT 的 gdisk 和 cgdisk, 4k 对齐也是自动完成。 有趣的是,如果想把 GPT 分区表转换成 MBR 分区表, 还得借助 gdisk:r 进入 Recovery 模式, g 进入 MBR 模式,w 进行转换。 根据实际情况, 有些分区转换未必能够成功, 不过变回 MBR 分区表是没有问题的。

NTFS 分区得在第一个分区,不然 Windows 不认。

启动U盘是 /dev/sdb,目标U盘就成了 /dev/sdc。

代码如下:


# fdisk /dev/sdb

Disk /dev/sdc: 8022 MB, 8022982656 bytes, 15669888 sectors
Units = sectors of 1 * 512 = 512 bytes
Sector size (logical/physical): 512 bytes / 512 bytes
I/O size (minimum/optimal): 512 bytes / 512 bytes
Disk label type: dos
Disk identifier: 0x00000000

Device      Boot    Start       End         Blocks      Id      System
/dev/sdb1           2048        1804287     901120      7       HPFS/NTFS/exFAT
/dev/sdb2   *       1804288     2009087     102400      83      Linux
/dev/sdb3           2009088     10405887    4198400     83      Linux
/dev/sdb4           10405888    15669887    2632000     83      Linux


第一个分区先用 ntfs,当正常U盘使用, 如果以后需要用到 ESP 分区,直接用这个分区转,或者切一部分空间过去。 第二个分区 100M,挂 /boot; 第三个分区 4G,作为 ArchLinux 根分区; 第四个分区 2.5G,作为 $HOME ;

格式化分区:

如果使用 xfs 分区格式:

代码如下:


# mkfs.ntfs -f /dev/sdc1 -L f004-c
# mkfs.xfs -n size=64k -l lazy-count=1 /dev/sdc2 -L f004-boot
# mkfs.xfs -n size=64k -l size=128m,lazy-count=1 /dev/sdc3 -L f004-a
# mkfs.xfs -n size=64k -l size=128m,lazy-count=1 /dev/sdc4 -L f004-b


-n size=64k 参数增加了文件名(目录)区域大小(默认 4k), 这样可以减少 IO 消耗,代价是 CPU 消耗多一些, 这对现代计算机显然不是问题。 -l size=128m 参数扩大日志的容量(默认 10m),更安全, 代价是挂载时间会长一些。 -l lazy-count=1 参数减少 superblock 读写次数,提高性能。

如果使用 ext4 分区格式:

代码如下:


# mkfs.ntfs -f /dev/sdc1 -L f004-c
# mkfs.ext4 -b 4096 -m 0 -i 16384 -O '^has_journal' /dev/sdc2 -L f004-boot
# mkfs.ext4 -b 4096 -m 1 -i 16384 -O '^has_journal' /dev/sdc3 -L f004-a
# mkfs.ext4 -b 4096 -m 0 -i 16384 -O '^has_journal' /dev/sdc4 -L f004-b


-b 4096 是每个存储块的大小。 -m 1 是指定 root 保留空间为 1%,home 区就不留了。 -i 16384 是指定多少字节的数据设置一个 inode 节点, 增加它的值会减少 inode 的总数,占用的空间会少一些, 相应的能够存储的文件数量也减少了,这个稍微注意一下就好,一般都够用。 -O '^has_journal' 是关掉文件系统日志,有点小危险。

经过两天的折腾,个人感觉 ext4 在U盘上读写速度快一些。

挂载分区:

代码如下:


# mount /dev/sdc3 /mnt
# mkdir /mnt/boot
# mount /dev/sdc2 /mnt/boot
# mkdir /mnt/home
# mount /dev/sdc4 /mnt/home


df -h 检查一下:

代码如下:


# xfs
Filesystem  Size    Used    Avail   Use%    Mounted on
/dev/sdc3   3.9G    33M     3.9G    1%      /mnt
/dev/sdc2   82M     5.2M    77M     7%      /mnt
/dev/sdc4   2.4G    33M     2.4G    2%      /mnt/home

# ext4
Filesystem  Size    Used    Avail   Use%    Mounted on
/dev/sdc3   3.9G    8.1M    3.8G    1%      /mnt
/dev/sdc2   96M     48K     96M     1%      /mnt
/dev/sdc4   2.5G    3.8M    2.4G    1%      /mnt/home


ext4 改变 bytes-per-inode 确实对分区所占空间影响很大。

安装基本系统

家里有无线路由,网络不用配置,已经自动连上了。

编辑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 ,把最快的源挪到最上面。 一般来说 163 和台湾的源比较快,163 似乎有时候不稳定, 几个中国大学的源有些是 ipv6 的,用不了。 安装完成后,这个配置文件也会自动拷贝到新系统中。 自带的 vi 真的是比 vim 难用多了,一会儿第一时间换掉。

按照官网说明,用 # pacstrap /mnt base base-devel 安装基本系统, base-devel 也一并装上,迟早会用到 AUR 或 ABS。 提示共 128 个软件包,需要下载 158.37M 内容,安装完成后是 507.09M。

安装

代码如下:

grub: # arch-chroot /mnt pacman -S grub

生成

代码如下:

fstab: # genfstab -p -U /mnt >> /mnt/etc/fstab

, 然后更改 fstab (系统默认一般就比较好了,不优化也行):

使用 relatime 挂载参数。

以前是推荐增加 noatime 挂载参数,不记录文件读取时间, 但这会导致 Mutt 等需要文件读取时间的软件出错。 现在改为使用 relatime 参数了 (已经默认加上了,Linux 2.6.30 起此参数成为默认值), 只有在文件读取时间早于文件更新时间时,才更新读取时间数据。

使用 nodiratime 挂载参数,不记录目录读取访问时间。

把 /tmp 放到 tmpfs 上去。(没单独分区,免了)

不再使用 discard 挂载参数。

这个参数主要是针对 SSD 硬盘的,对不支持 TRIM 的机械硬盘无效, 对U盘貌似作用不明显。

不再使用 async 挂载参数,开启异步读写模式。 由于只是“看起来”快了,实际数据写入速度并没有改善, 考虑到稳定性,是否应使用此参数?

不要使用 barrier=0 挂载参数,这个选项似乎在突然断电、 拔U盘时,有几率丢失文件或损坏分区。 (基于我的经历 + 参考 )

由于不会跑什么大应用,为了降低 swap 的使用频率, 修改 /mnt/etc/sysctl.conf :

代码如下:


vm.swappiness = 1
vm.vfs_cache_pressure = 50


前一句是尽量不使用 swap,后一句是缓存文件系统信息。

下面的操作可以在 chroot 环境下运行:

代码如下:


# arch-chroot /mnt


设置 hostname: echo 'f004' > /etc/hostname 。

设置时区:

代码如下:


# ln -s /usr/share/zoneinfo/Asia/Shanghai /etc/localtime


新建 /etc/locale.conf 内容为:

代码如下:


LANG='en_US.UTF-8'
LC_COLLATE='C'


LC_MESSAGES='C'
编辑 /etc/locale.gen ,取消 en_US.UTF-8, zh_CN.UTF-8, zh_TW.UTF-8 前面的注释,然后执行 locale-gen 命令。

更改 root 密码: passwd root 。

安装 Grub 引导系统。

仍然在 chroot 环境中操作。 编辑 /etc/mkinitcpio.conf ,检查 HOOKS 段, 让 block 参数紧挨着 udev 参数之后(早一点加载), 然后 # mkinitcpio -p linux 生成 img 文件。 同时加上了 shutdown 参数,作用以后再试。 resume 参数就算了,U盘本来就小、慢,支持休眠更痛苦。 (注:新版本中 block 参数替代了 usb pata sata scsi 等一众参数)

安装 grub:

代码如下:


# grub-install --target=i386-pc --recheck --boot-directory=/boot --no-floppy /dev/sdc
# cp -v /usr/share/grub/{unicode.pf2,ascii.pf2} /boot/grub/
# cp -v /usr/share/locale/en\@quot/LC_MESSAGES/grub.mo /boot/grub/locale/en.mo


无论是 32 位还是 64 位系统,都是使用 --target=i386-pc 参数, --no-floppy 是不检查软驱(这玩意儿现在应该没人用了)。 后两句不执行也行,还没弄懂是做什么的。

然后,千万不要忘记 生成 grub.cfg 文件 :

代码如下:


# grub-mkconfig -o /boot/grub/grub.cfg
# grep 'set=root' /boot/grub/grub.cfg
# blkid /dev/sdc2


现在的 Grub2 使用 UUID 来找硬盘分区, 后两句就是检查新生成的 grub.cfg 使用的分区 UUID 和硬盘是否相符。 如果忘记生成 grub.cfg 了,可以再次用光盘启动进去做。

最后,退出 chroot 环境,umount,重启。 启动U盘可以收起来了。

启动后,新安装的U盘变成了 /dev/sdb, 此时最好将 mkinitcpio grub-install grub-mkconfig 重新做一遍, 否则有可能在下次或另外一台机器上启动时,损坏分区表,丢失文件。 或许没有道理,但这是我重复安装好多次以后的感觉,可能有以下原因:

带电插拔,可我都是 umount 了啊,不应当这么脆弱。
被 USB 3.0 高电流给破坏了,没拔U盘烧了算我走运? 倒是听说过 USB 3.0 损坏U盘数据。
/boot 原先没有单独分区,这个不应该。
是原先使用 GPT 分区在 BIOS 电脑上水土不服? U盘难道就不能用 GPT 分区么?
反正换回 MBR 分区后,貌似比较正常了。

到此,关于“怎么把Arch Linux安装到U盘上”的学习就结束了,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。理论与实践的搭配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,快去试试吧!若想继续学习更多相关知识,请继续关注创新互联网站,小编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文章!


当前名称:怎么把ArchLinux安装到U盘上
本文URL:http://cxhlcq.cn/article/gdjpci.html

其他资讯

在线咨询

微信咨询

电话咨询

028-86922220(工作日)

18980820575(7×24)

提交需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