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创新互联网站制作重庆分公司

百分点技术干货分享,万字长文深度解读机器翻译-创新互联

编者按

创新互联是一家专业提供铁门关企业网站建设,专注与网站建设、成都网站制作H5场景定制、小程序制作等业务。10年已为铁门关众多企业、政府机构等服务。创新互联专业的建站公司优惠进行中。

在 “机器翻译是如何炼成的(上)”的文章中,我们回顾了机器翻译的发展史。在本篇文章中,我们将分享机器翻译系统的理论算法和技术实践,讲解神经机器翻译具体是如何炼成的。读完本文,您将了解:

· 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如何进化并发展成令NLP研究者万众瞩目的Transformer模型;

· 基于Transformer模型,我们如何打造工业级的神经机器翻译系统。


2013年~2014年不温不火的自然语言处理(NLP)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因为谷歌大脑的Mikolov等人提出了大规模的词嵌入技术word2vec,RNN、CNN等深度网络也开始应用于NLP的各项任务,全世界NLP研究者欢欣鼓舞、跃跃欲试,准备告别令人煎熬的平淡期,开启一个属于NLP的新时代。

在这两年机器翻译领域同样发生了“The Big Bang”。2013年牛津大学Nal Kalchbrenner和Phil Blunsom提出端到端神经机器翻译(Encoder-Decoder模型),2014年谷歌公司的Ilya Sutskerver等人将LSTM引入到Encoder-Decoder模型中。这两件事标志着以神经网络作为基础的机器翻译,开始全面超越此前以统计模型为基础的统计机器翻译(SMT),并快速成为在线翻译系统的主流标配。2016年谷歌部署神经机器翻译系统(GNMT)之后,当时网上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:“作为一个翻译,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,我理解了18世纪纺织工人看到蒸汽机时的忧虑与恐惧。”

2015年注意力机制和基于记忆的神经网络缓解了Encoder-Decoder模型的信息表示瓶颈,是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优于经典的基于短语的机器翻译的关键。2017年谷歌Ashish Vaswani等人参考注意力机制提出了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模型,Transformer家族至今依然在NLP的各项任务保持最佳效果。总结近十年NMT的发展主要历经三个阶段:一般的编码器-解码器模型(Encoder-Decoder)、注意力机制模型、Transformer模型。

下文将逐步深入解析这三个阶段的NMT,文中少量的数学公式和概念定义可能充满“机械感”,如果您在阅读过程感到十分费劲,那烦请您直接阅读第4部分,了解百分点如何打造自己的工业级NMT系统。

01 新的曙光:Encoder-Decoder模型

上文已经提到在2013年提出的这种端到端的机器翻译模型。一个自然语言的句子可被视作一个时间序列数据,类似LSTM、GRU等循环神经网络比较适于处理有时间顺序的序列数据。如果假设把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都视作一个独立的时间序列数据,那么机器翻译就是一个序列生成任务,如何实现一个序列生成任务呢?一般以循环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编码器-解码器模型框架(亦称Sequence to Sequence,简称Seq2Seq)来做序列生成,Seq2Seq模型包括两个子模型:一个编码器和一个解码器,编码器、解码器是各自独立的循环神经网络,该模型可将给定的一个源语言句子,首先使用一个编码器将其映射为一个连续、稠密的向量,然后再使用一个解码器将该向量转化为一个目标语言句子。

编码器Encoder对输入的源语言句子进行编码,通过非线性变换转化为中间语义表示C:

百分点技术干货分享,万字长文深度解读机器翻译
新闻标题:百分点技术干货分享,万字长文深度解读机器翻译-创新互联
本文来源:http://cxhlcq.cn/article/doghdj.html

其他资讯

在线咨询

微信咨询

电话咨询

028-86922220(工作日)

18980820575(7×24)

提交需求

返回顶部